学术动态

浙师大外国语学院徐微洁教授团队出版“非洲潜力”丛书(5卷)

作者: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9

近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微洁教授、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主编的“非洲潜力”丛书(5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丛书立足于区域研究视角,系统呈现非洲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的多维形象,为深入理解非洲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学术窗口。丛书以其开阔的国际视野与扎实的研究基础,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近年来非洲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学术成果。



“非洲潜力”丛书。图片来源 外国语学院


【总主编简介】


太田至(Ohta Itaru),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亚非区域研究科教授。


【中文版主编简介】


徐微洁,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非洲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日语学科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日语)建设点负责人。兼任日语偏误与日语教学学会会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钱江人才、金华市321人才。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性别语言学、汉日语言文化对比、日本对非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哲社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部;主编“日本对非研究译丛”(10部)、“‘非洲潜力’丛书”(5部,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译丛4套。获浙江省翻译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省优秀研究生实践成果、省翻译协会“翻译教学先进个人”、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省“新时代”千名好支书等。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主任、校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团队负责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省杰出教师。


主要内容


第1卷《文化平息纷争——不完整性与拼凑的实践》


从微观的视角阐明了为了回避对立、预防纷争或解决纷争,并实现和解与共生,非洲社会所运用、实践的知识、技术和制度。全书从创造力、交涉力、想象力三个方面来论述非洲潜力,认为非洲潜力具有“动态性、柔软性、多元性、杂种性、宽容性、开放性”的特点。


【译者简介】


徐微洁,见中文版主编简介。


朱仙颖,硕士,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日语笔译专业。获CATTI考试二级笔译证书、第三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日译汉二等奖、第六届“LSCAT杯”浙江省笔译大赛日译中二等奖等。


第2卷《超越武力纷争——在相互抗衡的制度和战略之间》


探讨了上及国家、下至地方的各种纷争,重新思考非洲的纷争、纷争解决、和解、共生等现象,描述了非洲人民摸索确立新政治秩序的情况,分析了围绕纷争地方性活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追求国家层面的和解与共生活动是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并展开的。


【译者简介】


陶魏青,硕士,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访问学者。日语偏误与日语教学学会、中日关系史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会员。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3部。


黄颖仪,硕士,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日语笔译专业。获第三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汉译日三等奖、第六届“LSCAT杯”浙江省笔译大赛中译日一等奖等。


第3卷《开发与共生的夹缝——在国家与市场的变革中求生存》


着眼于三种变化,即资源的稀缺性与多样性、市场经济的渗透以及国家的形成,重点关注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描述人们克服生活的艰辛,寻求与他者和谐共生,重塑与他者的关系,从而努力生存下去的潜力。


【译者简介】


金稀玉,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4部,主编丛书1套。


第4卷《生计之道,为了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呈现了非洲人民为了应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在生计(特别是依赖自然植被的农业和畜牧业)中发生的变化,并探讨了在回避纷争、预防对立方面发挥作用的知识、实践中,非洲区域社会拥有的追求共生的潜力。


【译者简介】


金玉英,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3部。


金佳,博士,副教授,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外国语教育学研究科教师。主持日本文部科学省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1部。


第5卷《大自然的归属——如何逾越居民参与式自然保护悖论》


主要围绕自然保护的多种对立和纷争,探究人们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显现的非洲潜力。


【译者简介】


樊晓萍,硕士,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日本筑波大学访问学者。日语偏误与日语教学学会、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等多个学术组织会员。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2部。


十余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非洲研究院持续深化协同融合,陆续推出“非洲人文经典译丛”(入选国家出版基金)“日本对非研究译丛”“非洲区域国别研究译丛”等一系列涉非译著,开创了国内集成式开展非洲研究成果译介的先河。这些译著的出版,不仅提升了学校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美誉度,也促进了外国语学院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转型发展。此次出版的“‘非洲潜力’丛书”(五卷),是两院在学科交叉与资源整合基础上结出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双方在非洲研究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阶段。


编辑: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