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5日,2025年暑期浙江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在行政中心报告厅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学校“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全面部署新学期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为全面冲刺学科“登峰”、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汇聚智慧和力量。
会议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校党委书记蒋云良从强化政治建设、强化整治整改、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大局等方面总结了上学年及暑期工作情况。他表示,今年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主抓手,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扛起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治使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登峰学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展开。全校师生员工要继续坚持,积极谋划和推动下一阶段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编制“十五五”规划是事关学校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必须立足全局、科学谋划、凝聚共识,确保规划既体现前瞻性,又具备可操作性。”蒋云良指出,2026年是“十五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建校70周年的重要时刻,同时也是新一轮国家“双一流”、教育部学科评估和高水平大学登峰学科建设放榜收官之年,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明晰形势、聚焦关键、强化保障,充分领会“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意义,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目标,精心构建“十五五”规划的实施策略,广泛凝聚“十五五”规划的发展共识。我们要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攀高峰、争一流的信心决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蒋云良强调,新学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收官节点,学校还将迎来省委巡视,这段时间是决定学校改革发展前途的决胜阶段,是检验我们担当作为的实战考场,我们必须深化“六干”作风,以“功成有我”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狠抓落实、实干担当。我们要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机制完善、学科登峰创一流、人才强校新突破、科创能力大提升、社会服务深融合、文化育人强实效、开放办学提能级、治理提升强支撑和勤廉建设严作风等十个方面,拿出百倍勇气、千般干劲,矢志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业绩。我们要持续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决战决胜“十四五”、谋深谋实“十五五”而不懈奋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浙师力量。
浙师大校长邱利民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校长邱利民作题为《锁定一流目标 落实重点任务 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发展新蓝图》的专题报告。他从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创水平、国际合作、服务能力和治理效能等八个方面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并分析问题短板、研判发展形势,确定“十五五”期间发展目标、谋定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邱利民表示,这五年,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稳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方阵、连续15年在国内外多个有影响力的排行榜中位居百强,排名稳步提升,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500强,为学校“十五五”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邱利民指出,相比省内外同类同层次高校,浙师发展势头很好、潜力很大,但在一流学科突破与交叉融合加强、专业调整力度与育人模式创新、领军人才数量与团队建设强化、科创能力增强与服务能级提升、综合改革深化与办学活力激发等五个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建成教育强国和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冲刺一流目标的攻坚期。从国际国内形势、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学校发展环境来看,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和挑战性更加凸显。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我们只有乘势而上、自我革新,才能把握主动权。
邱利民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的时代方位、历史责任和重大任务,准确把握全球演变、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准确把握学校自身存在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谋好篇、布好局、开好头、起好步,科学制定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卓越教师和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聚焦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增强有组织科研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级、弘扬浙师特色文化、拓展开放办学格局、优化内部治理体系等九大任务;着力推进“教科人”一体化贯通、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优化、数智校园跃迁升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等六项改革;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推动综合改革,运用新机制、新模式,打好“组合拳”,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保障“十五五”目标、任务能够有效落实。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原校长、浙江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作专家报告。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会议邀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原校长、浙江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作专家报告。林建华以《大学的奥秘》为题在报告中指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成长的重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适应公共领域。要满足国家、社会、个人对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就要时刻牢记“学以成人”的内在属性。好的教育,要有转化的能力,要让学生有自己内在的潜力,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懂自己,不仅学习客观知识,还要认识到自己与客观知识的关系。此外,公平和效率是教育体系必须面对的永恒问题和挑战。教育体系不能单独起作用,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创造潜力是否能被释放出来。因此,在教育模式改革上,未来的大学与教育应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
蒋云良、邱利民、校党委副书记傅关福分别主持相关阶段会议。
小组交流发言。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分组讨论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会议还专门安排了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发言、集体观看《文化的力量》等环节。全体校领导全程参与各环节,深度参与分组讨论。科技处、联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物电学院、化材学院、地环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代表所在小组,围绕“十五五”规划制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内容作小组交流发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全体中层干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特邀专家等参加会议。
编辑:盛灿灿